城市的一个公园里,5岁的小云和爷爷正在一处躺椅上休息。小云在吃糖果,不知什么事情惹得小云开心地大笑起来,突然小云开始剧烈地咳嗽,脸蛋涨得通红,同时手托住自己的脖子,人也有些往前倒。身边的爷爷见状慌神了,不知道怎么办,只知道在孙女的背上轻轻拍者,却没有什么用。眼看小云就快撑不住,都咳不出来了,路过的李护士见状,迅速判断其为气管异物阻塞,马上实施海姆立克法,十秒钟不到,小云“哇”地一声,吐出来一颗糖。原来小云被糖卡住气管了。事后李护士总结,一定要普及海姆立克法,让更多的民众掌握这个急救方法。
海姆立克法是以冲击腹部,治疗急性呼吸道阻塞的急救方法,是比较公认的有效治疗急性呼吸道阻塞的急救法。原理是增加腹部和胸部的压力,从而将进入气道的物体挤出。
主要用于呼吸道异物的排除,适用于呼吸道完全堵塞或严重堵塞的患者,这些人具体表现为无法咳嗽、呼吸困难、脸或肢端发青发紫。如果呼吸正常、还能咳嗽,就说明气道没有被完全阻塞。
具体操作:发现患者气道被阻塞,如果气道没有完全阻塞,可以鼓励患者通过咳嗽排出异物;如果发现气道已经完全阻塞了(呼吸困难、不咳嗽、脸色变紫等),就进入下一步。
用一只手支撑胸部,让患者前倾,用另一只手的掌根部在两肩胛骨之间进行5次大力叩击。
如果异物未排出,急救者站在患者身后,让患者两腿分开,施救者弓步一腿插入患者两腿之间,使其身体略前倾。将双臂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。左手握拳,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,使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部下方,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,约剑突下两指,形成“合围”之势,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,用左拳虎口向患者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,迫使其上腹部下陷。这样每次冲击可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。施压完毕后立即放松手臂,然后再重复。
发生急性呼吸道异物阻塞时如果身边无人,患者也可以自己实施腹部冲击,手法相同,或将上腹部压向任何坚硬、突出的物体上,并且反复实施。
对于极度肥胖及怀孕后期发生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患者,应当采用胸部冲击法,姿势不变,只是将左手的虎口贴在患者胸骨下端,即剑突上两指处,注意不要偏离胸骨,以免造成肋骨骨折。
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,急救者可以先使患者成为仰卧位,然后骑跨在患者大腿上或在患者两边,双手两掌重叠置于患者肚脐上方,用掌根向前、下方突然施压,反复进行。
如果患者已经发生心搏停止,此时应按照心肺复苏的常规步骤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,直到医务人员到来。
注意事项:
1、如果窒息者是1岁以上的孩子,用力要轻些。
2、如果窒息者失去意识,需要进行心肺复苏。
3、如果是出生28天到1岁的孩子窒息,需要采取另一种姿势:
把孩子抱起来,一只手捏面部两侧的同时托住后颈部,使孩子面朝下趴在施救者手上,注意不要堵住鼻子和嘴巴,用另一只手掌根,拍击患儿两肩胛骨正中部位5次,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。
如果无效,把孩子翻转,使孩子躺在施救者的大腿上。施救者以两指,中指加食指,垂直冲击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偏下一指部位,动作需要轻柔但快速,按压5次后观察孩子的反应。如果无效,则重复以上步骤,直到把异物排出。
生活中呼吸道被异物堵塞的情况并不少见,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家庭,经常吃东西被呛到,有时候甚至情况紧急、威胁生命。首先我们要知道,用手去抠的做法是不对的,这种方法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、让异物卡得更深。
防患于未然才是最好的方式。
尤其是对于家里有小孩的家庭,注意喂饭时要慢、量不要过多,不要喂有核的和过于坚硬的东西。避免误吸,关键在于监护人时刻的关注,防止孩子玩闹时将异物塞入口中。三岁以下的小孩吃的食物一定要软,不要太大块;老人吃的食物一定要软,不要硬的,方便老人嚼的。吃饭以及吃东西时,指导不要大声说话和大声笑。